新闻资讯

江苏又一次震撼了外国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中
发布时间:2024-10-29 15:3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许多人眼里,江苏是中国经济强省,更是文化底蕴深厚的鱼米之乡。9月21日-25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办的2020“Hi Jiangsu”外媒访苏活动邀请10余位境外媒体记者、国际传播学者和大咖走进江苏,探访名城南京、苏州、无锡,从经济发展、百姓生活、生态环境等多方面亲身体验了江苏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

  作为南京文明重要的发源地,江宁区是南京主城八区之一。2019年,江宁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四位,地区总产值突破2300亿大关。在南京的各类经济排名中,江宁实力均位列前茅。

  两年前,中阿卫视记者艾琳娜(Elena Protchenko)参观了南京博物院,那之后一提到南京,她就像“粉丝”一样欣喜:“南京太有文化了,这座城市处处都藏着历史。”

  这次再到南京,艾琳娜却发现了新的惊喜。她被南京城里老百姓朴素的田园生活和浓郁的烟火气迷住了。

  黄龙岘文化村里大学生创业经营的陶器铺以经营各类陶器和文创手工艺品吸引众多游客 中国日报 李晋 摄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社区的黄龙岘茶文化村素有“金陵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的美誉。紧邻江宁西部乡村生态环线,黄龙岘茶文化村以四周茶山环绕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吸引众多游客。

  2013年,江宁区政府开始对黄龙岘茶文化村进行改建,致力于将其打造成茶文化旅游村。当地的村民也由此大多以经营农家乐和开商铺为生。在全长430米的茶文化风情街,徽派建筑下各式各样的餐馆和标配的茶水成为这里农村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黄龙岘文化村有2600亩茶园,共有52户134人,其中46户参与农家乐经营。

  这个地方有美丽的湖泊,群山和茶园。而且人们还因此有了工作机会。鉴于此,我可以说,为人们创造就业机会是政府为当地人民努力的一大步。

  在当地,有人说江苏品茶在南京,南京名茶在江宁。在黄龙岘文化村,来自美国的星悦(Lila)在黄龙大茶馆里细品了最新产的香茗后由衷赞叹这是“乡村”生活最大的幸福感:

  茶园真的很漂亮。除了美学,我们还想(通过这个茶园)展示传统文化中的农业是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

  作为视频公众号歪研会副会长,星悦一直热衷于参与中国文化生活的讨论。此次行程中,她特地在黄龙岘文化村里深度体验当地的茶文化。

  从采茶、制茶到品茶,星悦将在自己B站的账号上分享她在茶园的拍摄作品,说说她在江宁的“乡间”感受到的中国茶文化。

  苏州太仓,被誉为德企之乡。太仓对德合作之路始于1993年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户。迄今为止,太仓引进了来自德国9个州近350家德资企业,利用德资累计达50亿美元。

  来自韩国Newspim通讯社的Choi Heonkuy在参访了德国博泽公司后说:“中国在新经济方面发展十分发达。这些制造业和产业的发展也让我看到了像南京和苏州这些城市高水准的经济发展水平。”

  太仓德国中心是全球第七个德国中心,也是国内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德国中心,也是第一个设立在县级城市的德国中心。

  董事总经理马悌思(Matthias Muller)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对于德企在太仓的发展,他感触颇深:

  有时,我甚至会听到一些德国公司说怀念“灰色地带”的好时光。从政府服务和更广阔的发展环境来说,(太仓)肯定比以前好。

  来自葡萄牙卢萨社的胡大树(Joao Pimenta)来过很多次江苏,他尤其偏爱这里的小城镇:

  为促进当地乡村文化建设,鼓励创业,树山村中粉墙黛瓦的苏式传统建筑,有些是当地村民的房子,有些被用来发展成民宿。

  80后的通安人俞慧在树山村创办民宿已有5年。提起创业的初衷,俞慧说:“民宿是有温度的,它是一种乡村生活和理念的体现。”

  树山村是苏州保留下来为数不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村庄。这里有春秋时期的古墓,环绕的山上有生长30几年的杨梅树,一些小道上依然留有数代历史的青砖。

  作为一名创业青年,相比于谈收入,俞慧更在意自己身上那份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树山算是我的家乡,关于这里的历史人文,我觉得我们有使命去把它复兴起来。”

  近年来,通安镇树山村致力于全方位打造 “姑苏城外”旅游文明村以促进乡村和文化振兴,从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振兴到打造旅游名村,从政产学研协同促进人才振兴到生态宜居美好家园建设,这里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园中城,科技人文新天堂”最好的证明。

  今年,苏州高新区正以30周年为起点掀起新一轮创业创新热潮。在通安富农培训基地,有三十余项特色培训课程正在开展,此外,还设有人力资源市场和“一站式”创业指导中心。基地通过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服务,为企业输送专业的技术员工。

  一座温暖的城市会记得那群最容易被遗忘的人。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全面小康不可缺失的一环。

  在江苏无锡的耘林生命公寓里,从老年公寓到护理中心,从平价食堂到博物馆,全方位的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贴心的养老服务。

  媒体团到访此地时正值午餐时间。今年84岁的马迎秋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师,在吃饭间隙聊起了他和老伴在这里的生活。

  “这里的服务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一种享受,而且花费也不多,”马迎秋说话时顺手指了指眼前的四菜一汤,“这餐总共14块。”

  2018年,马迎秋卖掉自己的房子和妻子一起搬到耘林公寓,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医疗护理是他们老两口选择单独居住在这里最大的安全感。

  总经理安德烈·雅阁(Andreas George Jager)在介绍时提到:耘林生命公寓采用了荷兰先进的养老理念,对于养老,他们的使命是为老人们提供一种信赖感。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发生迅速的变化。中国在未来的20年也许会有很多老年人。需要建立更多像这样的设施来照顾他们。

  除了设备齐全的养老设施服务,作为科技、经济大省,江苏省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便民服务,智慧城市的建设再次让媒体团看到了一个走在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前列的江苏。

  在菜鸟网络无锡未来园里,来自土耳其Aydinlik Gazetesi杂志的Necati Demircan被强大的智能技术便民服务所折服:

  作为全国首个应用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物流园区,未来园通过大规模投入智能设备,用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流水线取代简单重复的人工劳动。

  据介绍,通过全自动化智能技术的运用,菜鸟仓库能够比传统仓库减省80%以上的人力。今年2月疫情期间,仓库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完成了100万订单量,发送约300万个包裹。

  不仅于此。在无锡的鸿山智慧农田,通过植入农业物联网、休闲观光农业,运用物联网设施,以自动化操作对农田进行检测和管理,打造江苏省首个3.0版高标准农田。

  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下游,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50.7万。作为全国经济大省,2018年,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3%的生产总值。2019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9.96万亿元;进出口总额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出口增长2.1%;实际使用外资总量达257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8%和32%,占比达49%和61%。

  在有“小京都”之称的灵山小镇·拈花湾里跟当地人一起赶场看演出,从绚丽的灯光和悠扬的音乐中体会江南水韵,感受当地人民富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媒体团对于此行的回忆,不仅有一路上真实感受过的江苏人文情怀与土地气息,更有着他们亲眼见证鱼米之乡践行小康发展的成就。